• 网站首页
  • 军事外交
  • 武装力量
  • 军事行动
  • 国防服务
  • 法规文献
  • 军媒视点
  • 国防动员
  • 童真画笔描摹“最清澈的爱” 给冬日的军营带来一股暖流

    发布日期:2024-08-12 浏览量:0 

    戍边官兵创作的“石头画”引发华山中学开展“笔绘丹青,共话国防”活动——

    童真画笔描摹“最清澈的爱”

    ■丁 雷 中国国防报记者 贾广宇

    华山中学三年级学生的画作。黄 超摄

    几天前,新疆军区某综合训练基地官兵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——驻地华山中学(注:包含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个阶段)三年级10个班300余名学生的美术作品。平心而论,这些画作谈不上画工精细,甚至透着稚嫩,但给冬日的军营,带来了一股暖流。

    认真翻看这些画作,该综合训练基地某营副营长李通思绪万千。几个月前,他受邀走进华山中学,为师生们讲述了戍边官兵创作石头画背后的故事。

    “这是战士们迎风斗雪巡逻执勤的场景,这是他们与家人团聚的画面……”李通展示的一幅幅石头画照片,串起了戍边官兵日常训练、工作、生活的点点滴滴。他说,“这些石头画,定格着边关之美,见证着边防军人的牺牲与奉献,也记录着官兵青春奋斗的身影。”

    学生们品读这些带有温度的感人故事,眼眶逐渐湿润了。

    “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,离不开解放军叔叔的守护。”美术老师郝翠云以此为契机,组织学生开展“笔绘丹青,共话国防”活动。

    花丛中挥手致意的兵姐姐、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迷彩身影、国旗下坚守岗位的哨兵……学生们纷纷拿起画笔,勾勒出心目中“最可爱的人”。画笔在纸上飞舞,一颗颗热爱国防、报效祖国的种子也在心中生根发芽。

    三年级(2班)的罗熙竺边含着眼泪边完成了自己的作品。她的父母都是军人,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。上下学时间,看到同学有父母接送,周末到游乐场游玩,她非常羡慕。

    李通的讲述,触动了罗熙竺的心弦,她理解了父母多年来的“缺席”。拿起水彩笔,罗熙竺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向国旗敬礼的样子。回到家里,她把作品拍照发给父母:“等放寒假,我要去部队,和你们一起向国旗敬礼。”

    那天晚上,三年级(2班)的贺思涵和妈妈一同完成展现戍边官兵巡逻的作品,并在上面写下一行字:解放军叔叔,你们辛苦了。入睡前,他把画放在枕边,“这样解放军叔叔就能睡个好觉了。”

    带着同样的感动,三年级(5班)的滕开阳,用铅笔画好线条,用水彩笔勾勒出高原山脉,最后用蜡笔写下8个大字:保卫祖国、人人有责。他对同学说:“这些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叔叔,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!”

    与贺思涵、滕开阳一样,这是许多学生完成最认真、最满意,也是倾注情感最多的作业。

    童真画笔描摹“最清澈的爱”。几天后的课堂上,郝翠云向学生们提问:“你们在画画的时候,心里都在想什么?”罗熙竺第一个举手,声音洪亮地回答:“我长大后也要穿上军装,像画里一样,和爸爸妈妈一起巡逻!”

    文章来源:中国国防报 文章作者:丁 雷 贾广宇  文章编辑:李庆桐 

    上一篇: 问天之路丨太空探索永无止境,航天攻关任重道远



    友情链接